触爱行动,有爱就会有奇迹

中秋飞来洋嫦娥


园区四季新社区的一位外籍友人客串了一 把中国神话中的人物——嫦娥 (刘畅)

    中秋节前,园区湖西四季新社区组织了一次“迎中秋品民俗”活动。中秋节怎能没有嫦娥?一位外籍居民穿上嫦娥的衣服,临时客串了一把“女神”。
  “这个月饼,给你尝尝,中秋快乐!”水巷社区的德国籍居民Nina用并不流利的中文说着,将爱心月饼送给小区保安。她送的这盒月饼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德国月饼?
  我相信,中国家喻户晓的嫦娥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变出一副洋面孔,严谨的德国人肯定也不会去研究怎样做月饼。但是我们乐于看到“洋嫦娥”、“德国月饼”的出现,这才是中华民族变得越来越有自信的表现。民族的才是世界的,中秋节已经超越了“千里明月寄相思”的感叹与“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”的唱词,她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,走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心里。
  让我们想象一下,在将来的某个中秋夜,金鸡湖边,一个惆怅的背影在一轮明月下拉出长长的影子,转身过来的却是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,他告诉你:“我对着明月,正在想念千里之外的家人。”这就对了,中秋节应该就是一个不同文化、不同种族,地球人共同思念亲人的节日。


水巷社区的德国居民Nina 给小区保安们送来的是德国月饼吗? (小仙儿)


  杨海石 文

《城市商报》2013年9月14日



隐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