触爱行动,有爱就会有奇迹

国际化家庭热衷公益慈善15年
园区汤崇雁家庭获评“全国最美家庭”


    5月14日,由全国妇联主办的2015年全国“最美家庭”评选在北京揭晓,100户当选家庭中,有来自苏州工业园区湖东琼姬墩社区的汤崇雁家庭。今年44岁的汤崇雁,拥有一个国际化的幸福家庭,丈夫John是英国人,一双混血儿女非常优秀。他们热衷慈善,从帮助孩子圆读书梦,帮助白血病患者治病,到帮助孤老和残疾人家庭,15年来,哪里有需要,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。

汤崇雁全家合影

  十五载慈善之路亲身力行成美谈
  汤崇雁的慈善之路,起步于2000年。偶然一次,汤崇雁从网络上看到一个关于贵州山区女孩刘燕芝的故事。刘燕芝出生后就被亲生父母抛弃,后被一对无儿无女的夫妇收养。但不幸的是,养父母先后去世,留下刘燕芝孤身一人。当视频中的刘燕芝发出“我不想去打工,我要努力学习”的呼声后,汤崇雁的心瞬间被融化了,她决定联系到这个女孩,资助她完成学业梦。果然,刘燕芝很争气,成为当时村里第一个大学生。
  之后,汤崇雁又带着丈夫John一道前往贵州,穿越泥泞小道和崎岖山路,实地走访贫困生家庭,并当场决定与3名贫困学生结对。
  15年来,汤崇雁的爱心资助从苏州到贵州,再到云南、四川、山东等地,从未间断。而每一次助人活动,她都坚持亲身力行。汤崇雁家庭在走访西安贫困家庭时,与西安的孩子丹丹相识。丹丹当时因交不起学费即将辍学,看着孩子渴望学习的眼神,汤崇雁当即决定资助丹丹完成学业。丹丹也很争气,自学完成了会计专业,现在已经是阿联酋最大的中餐厅的经理。更让汤崇雁欣慰的是,丹丹现在每年还拿出4800元,用于补助一位藏区留守老师。
  去年1月份,她与丈夫John一起前往山东章丘市,为当地200多户孤寡残障老人发放御寒衣物。由于当地设施简陋,吃住条件都很差,John还因此得了胃肠炎,回苏州后住了一个星期医院。而由于接连几天没有洗澡,满身尘土的汤崇雁看起来就像是从煤堆里钻出来的。

汤崇雁与丈夫在贵州走访贫困家

  成立“爱心妈妈团”“微信公益”爱传递
  如今,汤崇雁的公益触角,延伸到了发达的社交网络。她建立了一个名叫“苏州爱心妈妈团”的微信群,吸纳了100名好友,其中大多是妈妈。这个微信公益平台,为助人者与受助者搭建起了一座爱心桥梁。
  去年,在汤崇雁的牵线搭桥下,苏州德威英国国际学校为陕西省户县余下镇三所小学捐赠了55420元资金,用于学校多媒体教室的建设。
  2014年,汤崇雁又通过微信发起救助白血病患儿朱思佳、失聪小男孩张聪的倡议,成功为朱思佳募集治疗费用14200元,为张聪安装人工耳蜗募集善款11200元。
  今年年初,汤崇雁申请的“苏州工业园区汤妈妈爱心公益慈善中心”社会组织也正式注册成功,集结更多爱心人士,去做雪中送炭的事。
  一家人携手并肩用爱谱写真善美
  汤崇雁的慈善之路并不孤单,丈夫和一双儿女渐渐成为她的“同盟军”。每次汤崇雁要去贵州、山东等地实地走访贫困家庭时,丈夫John都抽时间陪她前往;在苏州,汤崇雁要去市慈善总会送定向捐助款,John就当她的司机,将她安全送达;当汤崇雁有时为贫困家庭的捐款金额犯愁时,John也会自掏腰包,赞助一笔。一双儿女常常拿出自己的零用钱或奖学金来帮困。从2010年起,汤崇雁一家在苏州市慈善总会设立了四个人冠名爱心基金。
  去年,John还和汤崇雁双双去北京外专局考试取得“TEFL”教师证,两人打算去苏州农民工子弟学校进行英文支教。John做公益渐渐“上了瘾”,他为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上起了公益足球课,还自掏腰包购买了专业足球示教板。为了能取得正式资格开启公益足球课程,John通过半年的自我学习,并飞赴英国参加考核,今年4月底,他顺利领到了国际足联FIFA的二级教练证。
  今年3月份,汤崇雁收到一个求助信息,西藏玉树牧区的一个孩子卓玛拉毛,生下来就是唇腭裂,但因家庭贫穷无法走出山区到大城市做手术。为此,汤崇雁专程跑到玉树,确认消息的准确性后,很快与北京嫣然天使儿童基金会取得联系。最终,卓玛拉毛获得了免费手术治疗的机会。
  4月1日,到了医院,拉毛因被检查出有支气管炎,需要回家休养好后再手术。考虑到来回车路费,气候适应以及孩子的快速康复问题,汤崇雁决定把拉毛带回自己的家里调养。当汤崇雁把这个想法告诉家人时,他们欣然接受了。就这样,拉毛和拉毛妈妈,还有一位志愿者翻译群措一起住进了汤崇雁的家。每天早上,John坚持为大家做一顿英式早餐。午餐和晚餐的任务则由汤崇雁负责。John还兼职带起了孩子,把拉毛每天逗得哈哈笑。为了让拉毛能尽快适应新环境,孩子们和John轮流给他弹奏吉他或钢琴,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。
  在汤崇雁看来,爱心是一盏灯,照亮别人,也照亮自己。如果她所做的每一件爱心小事,能感染、影响身边的人,让更多人参与进来,传递爱心,那她所做的一切就有了意义。


记者 林琳 通讯员 唐冬云 倪云
《城市商报》2015年5月15日

隐藏